中國以民為主的治國理念 | 張自立

1992年,鄧小平南巡談話:「不改革開放,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條。」習近平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時刻關注人民安危冷暖,為人民群眾做實事、辦好事、解難事,不斷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成果,不斷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變成現實。」中國政府的治國理念是以民為主,為人民服務。把想得到的例子列舉如下:

第一,全國的基礎建設

包括高鐵、鐵路、各級公路、大水壩、發電廠、全面的網路系統等,從大城市一直到偏遠的小鄉小鎮。很多中國的基建,考慮的是政府有沒有能力做,對人民有好處嗎,而不單純是賺不賺錢的問題。譬如說中國的高鐵,到目前每年都大大的賠錢;全國小鄉村網路架設的時候,絕對不可能賺錢,但是全國各種基建的完善,是國家整體經濟繁榮的必要條件,這就是為全國人民服務。

第二,全國的脫貧(參見《大陸努力全面脫貧》)

第三,在第一個百年(2021建黨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21年9月,中國發表全面小康白皮書,中國實現了第一個百年的奮鬥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小康涵蓋:

1. 不讓一個人掉隊
2. 城鄉融合發展
3. 區域協調發展
換句話說,不讓一個人掉隊,不讓一個城鄉掉隊,也不讓任何一個民族掉隊,全面小康是始終以全體人民為中心,奮鬥出來的小康。

第四,在第二個百年(2049建國百年),達到共同富裕。

中國下一個百年的目標是共同富裕,要縮短貧富差距(全世界發達國家共有的問題)而達到均富。雖說中國現在是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人均收入只有美國的1/6,李克強在2020年5月說中國有6億人,每個月收入就1000元人民幣,所以中國政府沒有自滿的餘地,要努力的繼續為人民服務。

中國至今的經濟發展,基本上解決了人民溫飽的問題,但是人民的頭上仍有三座大山,就是住房、醫療和教育,表現出來的是,住不起房、看不起病、讀不起書。中國政府正在解決這些難題,目前看到在做的至少有補教業和房地產業的整頓 (參見《大陸改革再接再厲》《恆大危機溯源》) 。

中國政府不是民選的,政府的合法性來自於這個政府要能夠真誠的替人民做事。政府一旦失去民心,不是像美國,共和黨不行,換民主黨,民主黨不行,再換回共和黨。中國政府要是不行,後果是不堪設想,有前蘇聯血淋淋的例子,中國政府牢記在心,隨時警惕。

中國人民對中國政府的表現是很有感的,2020年7月,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阿什民主治理與創新中心報告,習近平反腐以來,71.5%的民眾對其反腐工作感到滿意;2020年愛得拉曼(Edeman)全球主要國家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度的調查中,中國高達95%,連續三年蟬聯第一,美國只48%。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