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與反殖民被混淆 | Friedrich Wang

拿孫中山的「大亞洲主義」跟後來日本的「大東亞共榮圈」相提並論,這樣的人只有兩種原因,第一種他根本不瞭解這兩個東西到底是什麼,第二種就是故意混淆視聽,胡說八道。

「聯合世界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這是孫中山「大亞洲主義」的根本,請注意各民族是平等相待、共同奮鬥,並沒有優越性的問題。而日本的「大東亞共榮圈」是以日本為中心建立一個支配體系,亞洲各國必須在日本的指導之下進行所謂的現代化,講白了就是通通變成日本的殖民地,像滿洲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兩者這麼簡單就可以比較出不同,為什麼還會有人要將兩者混淆?

日本後來確實是打著讓亞洲各國擺脫歐洲殖民的旗幟。其實這個意義何在?就跟納粹也說要解放東歐各民族免於共產主義的恐懼的道理是一樣的。日本人到了當地殺的人會比白種人殺的少嗎?德國人會比蘇聯人更慈悲嗎?日本人到了當地所建立的新政治秩序,有平等對待當地人嗎?

筆者有的時候常常在想,這個世界上為什麼有這麼多的笨蛋或壞蛋,要這樣混淆視聽、胡說八道?持上述說法的人如果還說自己很愛中華民國,那更是鬼扯。中華民國辛亥革命成功,可以說是反抗帝國主義的一個重要範例,亞洲各國的獨立運動都受到中華民國的影響。這一點只要翻一翻越南、朝鮮、緬甸、印尼的獨立運動就知道了。

日本人打出要幫助上述這些國家或民族擺脫殖民統治的旗幟,的確在一段時間裡面,讓這些亞洲國家產生迷惑。但是很明顯到了戰爭後期,大部分上述國家的人民還是選擇跟同盟國站在一起,並沒有太多人幫助日本作戰。為什麼?

因為,這幾年跟著日本人並沒有比較好過。日本人的口號到了他們自己當家之後就一點也經不起考驗,在當地壓迫百姓,甚至於殺人放火的比比皆是,過去聽白人老闆的可能還有一口飯吃,現在日本人是逼著當地人上戰場或者幫他們的戰爭服務,一不小心就沒命,而且沒有拒絕的權力。

混淆殖民與反殖民的人就是:給你當人你反而怨恨,你非要告訴大家,你不當人的時候有多快樂;而現在想當人的人,卻被你認為都不是人。真是太可悲!

很多臺灣的年輕人為什麼會有上述的想法?答案很簡單就是兩個字,戀殖。大多是後天被教育的,對殖民統治產生一些不切實際的迷戀。綠營為了反國民黨,不惜扭曲歷史,美化日本殖民統治,及醜化國民黨統治,於是造就出這些可悲的年輕人。在此,我只能說:「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