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稱拜登為老朋友,合適嗎?美國是中國的老朋友嗎?| 謝芷生

習近平在視訊峰會稱拜登為老朋友,引起多方的意見。筆者不揣鄙陋,也談談這樣的稱呼合適嗎?相關的,美國是中國的老朋友嗎?

同一個用詞在不同語言中,有時意思是不同的。例如德文與英文是同源的,但往往拼音相近,甚至相同,但意思卻不盡相同。就拿漢語“朋友”這個詞來說吧,翻成英文叫friend, 翻成德文叫Freund。看來英文、德文很相似,發音也很相近,但意思卻有微妙的差異。德文中的Freund(朋友)一詞是不能亂用的,否則會有“交淺言深”,或“有意高攀”之嫌,是不恰當的。德文中稱對方為Freund (朋友)時,表示二者關係非比尋常,有近乎親戚或世交的關係。若非如此,則應稱為Bekannte(r)(熟人)或Kollege(同僚)或Kamerad (同伴、同學)等。

據筆者印象與經驗所及,英文中的friend,與漢語中的朋友似乎十分相近,甚至並無區別。因此11月15日習主席稱拜登為老朋友,應屬一種禮貌上的稱呼。而他們自2011年8月起就相識了,以中國人的習慣,如此稱呼對方又有什麽不妥呢?以一個即將滿八十歲的老人,為著美國的利益,與中方領導人從15日19時46分,談到21時21分,其精神是可佩的。習主席以壯年之身,對對方熱情親切些,完全合乎我們中國人的待人之道。

至於那些反駁諷刺的人,不論是中國人或外國人,就不值得去一一駁斥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台獨分子過分強調稱呼上的區別,卻給人一種心理有缺陷的印象。美國人有美國人的待人之道,他們愛怎麼稱呼,我們一律予以尊重。

美國人是我們的老朋友嗎?筆者在上篇拙文中(參見《反華勢力絕難阻止兩岸走向統一》),曾提到美國人在1900年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時,曾勸阻其他列強,保持中國領土主權完整,莫進行瓜分。雖然它的動機,主要是鑒於自身力量有限,又正值與西班牙搶奪殖民地,無力專注於列強對華的瓜分行動,才提出了“利益均沾”,停止瓜分的主張。

二戰期間,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美、日在太平洋發生激戰。此時中國正處於抗日戰爭期間。 若從七七事變算起,中國已單獨抗擊日寇長達6年,若從九一八事變算起,則已長達十年。由於兩國面對日本法西斯同一敵人,美國確曾給中國提供了不少援助。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美空軍為中國運輸抗戰物質,飛躍駝峰,為此付出了令人觸目的犧牲,共墜機1500架,人員傷亡達3000人以上。對此中國人不會忘記美國曾給予的幫助。而日本戰敗投降後,美國還協助當時的中國政府光復臺灣,收回南海諸群島,並劃定11段線。

就這些美國曾給予的幫助而言,美國當然算得上是中國的好朋友及老朋友了。即使這些援助發生在國民黨政府執政時期,但依國家學說與國際公法,這些權利與好處,已完全由新中國概括繼受了。我們難道應一概不認帳嗎?

美國可以是中國的好朋友。尤其拜登曾多次訪華,與習主席私下接觸超過約25小時,認識時間更長達約40年。這樣的經歷在國際高層間是罕見的。筆者直覺,中美關係會在二人的努力下,獲得開創性的改善。這既有利於中美兩國,也有利於世界各國,而對海峽兩岸關係的發展也是有利的。

拜登是個溫文爾雅的人,與人有親切感、親和力。但我們瞭解,美國政黨與政治人物的後臺老闆,是軍火商、軍工複合體,他們左右著美國的對華政策。因此我們對中美關係的改善,既要樂觀,又要保持警惕。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