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從當年德英較量看今日中美較量 | Friedrich Wang

軍隊的水平,其實就是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發展水平,這在工業革命後已經是定論。所以,軍隊不只是一部戰爭機器,更是一種軍事文化的表現。不光是有了武器、裝備、充足的人力,就可以表現出戰力的高低。

尤其像是海、空軍這樣高科技水平的軍種,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1870年代的德國迅猛發展,工業規模與水平都直追英國。皇帝威廉二世一心一意要超越自己的姥姥家,英國;所以他高唱世界主義,主張德國在太陽下也要有自己的位置,也就是要推翻老宰相俾斯麥的保守政策,全力擴展海軍,與英國一爭雄長。經過20多年的努力,到了1910年代,德國海軍已經在數量上到達英國的7成以上,而且在北大西洋的部分已經與英國勢均力敵,因為皇家海軍備多力分。德國軍艦的設計有自己的特色,而且都是針對未來與英軍決戰而來,精準的光學儀器讓艦砲的威力大增,平均艦齡也較輕。這些,都是其明顯的優勢。

看起來,德國的「公海艦隊」已經可以挑戰大英帝國艦隊。但是,事情沒那麼容易,德國海軍司令鐵必制在1910年就明白告訴威廉二世,德國海軍仍無擊敗英國的把握。為何?因為海軍文化不行,更沒有光榮的傳統在背後支撐。德國海軍仍然年輕,面對英國海軍豐富的作戰經驗還很生嫩,不可以貿然對其挑戰。

果然,1916年德國公海艦隊向英國皇家海軍發起史上最大規模的日德蘭海戰,這也是巨艦大砲的一次決戰,戰況慘烈。德國海軍在戰鬥中砲擊精準,軍艦性能優良,共擊沉超過6萬噸英艦,自己只損失了3萬多噸。但是這是德國的勝利嗎?剛好相反,英國海軍帳面上吃虧,卻更加清楚德國艦隊的實力,依然繼續成功封鎖其海上通路,讓德國人吃足苦頭。德軍贏了戰役,最後還是輸了戰爭。英國海軍的戰略觀,是德國遠不能及的。

前些日子傳出中國大陸護衛艦以上的艦隻數量達到360艘,超越美國的298艘,穩居世界第一。這對中國大陸而言固然代表其造艦能力以及海軍實力已經非常強大,但是是否就代表其海軍已經真正世界第一?筆者舉一個例子,中國大陸目前尚未真正用其海軍力量來對海外投射兵力,完成一次大規模的作戰,所以並未經過複雜的考驗。可以預見,未來中國大陸的海上實力將繼續加強,而且速度也不會減緩。但是,這與其未來能否真正具備擊敗美國海軍的實力,不一定呈現絕對關係,許多面向都還有待驗證,海軍的戰略觀與文化更非一天兩天可以搞定。

未來中美的博弈當然會更精采。但是台灣不是只看好戲而已,而是該設想自己在這場博弈中如何自處,不要被兩頭打架的大象給活活壓死。

日德蘭海戰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