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自2018年對中國發起貿易戰、科技戰,至今3年多了,去年初開始,新冠病毒疫情蔓延全球,於是又加上了防疫戰。多方面交鋒之下,美、中整體似乎沒有明顯的勝負。但是,美國染疫死亡達70萬人,而且總統川普因此受累下台;至於中國,被美國制裁的特定企業,包括中興、華為,則受到不小的損傷。美國頤指氣使地壓迫中國,令人氣憤,不過這樣我們更要務實地看清美國有何優勢。(中、美都有核武器,不敢熱戰,軍事優勢因此不大重要。)
首先,美國有自然資源上的優勢,自然資源包括糧食、礦產、石油等等。中、美的國土面積差不多,但是中國的人口是美國的4倍多,因此每個中國人分攤到的自然資源不到美國人的1/4。換言之,相對於其人口數量,中國是自然資源不足的國家,而美國是自然資源充足的國家。因此中國每年需要進口大量自然資源,而美國則可以出口大量自然資源。由於自然資源的不足,中國人的平均所得大概永遠趕不上美國人,即使中國能充分工業化、現代化(現在尚未達到)。
其次,美元是唯一通用的世界貨幣。絕大多數的國際貿易都使用美元交易,因此各國隨時在進行大量美元換滙,美國什麼事都不做,就能坐收不少美元換滙的交易費。作為世界貨幣,美元(包括現金和帳戶裡的非現金)的總量非常龐大,而流通於美國之外的多於美國國內。這使美元不容易貶值,即使在國內大量增發美元(像為疫情發紓困金),只要增發的美元在美元總量的占比不大。換言之,美國操作金融的空間比其他國家大。此外,美元的重要性當然增加美國的影響力。
其三,美國長期建立的聯盟關係是它的很大優勢,包括五眼聯盟、北約、歐盟、日本、南韓、台灣等等。中國也有不少友邦,在聯合國支持中國的國家甚至多於支持美國的。然而美國的盟國大多已工業化、現代化,對美國有很大助益;而中國的友邦則相對落後,對中國的助益不大。例如,美國常聯合其盟國一同經濟制裁反美的國家;美國壓制中國半導體產業的主要手段是禁止盟國荷蘭的ASML公司銷售光刻機(生產晶片所必需)給中國企業;美國打擊華為的主要手段是禁止台積電銷售高階晶片給華為。由這些實例推測,美國本身的科技實力未必領先中國,但是加上其盟國的科技實力目前是優於中國的。
從過去到可見的未來,美國都擁有上述具體的優勢。面對美國的既有優勢,中國的崛起絕不容易,竟然已大幅縮減與美國的差距,並威脅美國的長期霸權。中國必定也有些優勢才能如此突飛猛進,然而除了人口多(是否是優勢難說),中國似乎看不出有何具體的優勢,或許中共說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就是中國的優勢?中、美誰的優勢最後能勝出,等時間來驗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