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造林成績 | 鄭可漢

路透社8月報導,原題:「中國加強植樹造林運動,有助於達到淨零排放」,為應對氣候變化並更好地保護自然棲息地,從今年到2025年,中國每年新增的造林面積將達3.6萬平方公里——超過比利時國土的總面積。

數十年來,植樹造林一直處於中國大陸環境保護努力的核心位置,也是中國計劃到2060年將碳排放降到淨零排放的重要組成部分。

地處毛烏素沙漠南緣的陝西榆林如今已綠樹成蔭,中國四大沙地之一的毛烏素沙漠「即將消失」。

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李春良表示,要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到2025年每年將完成造林5400萬畝(約合3.6萬平方公里)。他說,到2035年全中國的森林、草原、濕地、荒漠生態系統的質量和穩定性將全面提升。根據公佈的林業和草原保護發展五年規劃,中國的目標是到2025年把森林覆蓋率從去年底的23.04%提高到24.1%。

規劃警告說,中國的林業和草原資源總量不足,尤其是北部和西部的乾旱半乾旱地區。規劃顯示,相關植樹造林戰略將部分依賴「自然造林」,這意味著將根據當地環境種植不同種類的樹木。

在經歷數十年經濟高速增長導致生態系統遭到破壞後,中國已承諾建立起「生態安全屏障」並保護1/4的國土不受人類侵犯。今後五年中國將擴大國家公園,修建野生動物走廊以緩解棲息地破碎化,還將進一步打擊非法野生動物貿易。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新研究表明,過去近20年來,地球表面共新增超過200萬平方英里(約5.18億公頃)的植被面積,相當於多出一塊亞馬遜雨林。而其中三分之一的植被面積增長,要歸功於中國與印度——特別是中國的植樹造林工程與兩國共同的農業集約化管理。

在騰格裡沙漠南緣的甘肅省武威市,當地人正通過紮草方格的方式固定沙子。
2017年青海省大通縣遜讓鄉尕漏村莫合梁一處高標準造林地
中國當局從二十多年前開始推行防沙治沙和退耕還林等多個工程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