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被操縱,還有民主嗎? | 郭譽申

歐美民主制度的核心是選舉,選舉需要公正的呈現民意。然而現代的選舉很容易被不正當地操縱,例如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就受到俄羅斯的暗中干預和操縱。這様的選舉還能呈現真正的民意嗎?還是人民做主嗎?

選舉被不正當地操縱,其來有自。早在美蘇冷戰期間,各國的選舉就時常被美、蘇暗中操縱,美國支持親美、右派的政黨和政治人物,而蘇聯則支持反美、左派的政黨和政治人物。在此親美、反美、右派、左派都是相對的,即美、蘇各自支持較符合自己國家利益者。暗中操縱選舉的執行單位,美國主要是中情局,蘇聯則是格別烏,双方可說是旗鼓相當。譬如,意大利1948年的議會大選、智利1964年和1970年的總統大選、以及西德1972年對總理布蘭特的不信任案投票,是較知名的案例。美國在前兩案例獲勝,而在後兩案例落敗。

操縱選舉失敗的美國有可能以流血政變反敗為勝 (蘇聯大約也有類似作為)。例如,左派的阿葉德在1970年當選智利總統,不久後效忠阿葉德的武裝部隊領導人許奈德將軍就遇襲身亡,襲擊者被證實與中情局有接觸,事後並獲得封口費。在接下來的3年裡,中情局花了數百萬美金以動搖阿葉德政權,1973年智利將軍皮諾切發動軍事政變,成立軍事獨裁政權,阿葉德身亡,皮諾切一直獨裁執政到1989年。

暗中操縱他國選舉的手法大多是可想而知的,包括以金錢資助屬意的政黨或政治人物,直接在選票上動手腳,透過(買通)代理人在媒體上宣傳,發掘私密訊息或製造假訊息以損害敵對方的形象等等。現代的互聯網使金錢資助之外的操縱選舉手法成本降低、更加容易、而且成效更高。因此過去只有美、蘇這樣的強權才有能力操縱其他國家的選舉,現在美國的選舉也能被俄羅斯暗中操縱。

俄羅斯暗中干預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的起因是,總統普丁認為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對俄國較有利 (普丁與希拉蕊關係惡劣而與川普關係良好)。執行這次祕密任務的主要是俄國網路研究局和一些俄國政府資助的駭客集團,前者在社群媒體上執行宣傳攻勢,後者則駭進美國一些公私機構,竊取可能影響選舉的敏感資訊。

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投票的3個多月前,維基解密公開了一大筆由俄羅斯駭客竊取來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的電子郵件,內容全都是民主黨內高層偏袒希拉蕊,不利桑德斯(黨內選舉的競爭者)的種種情事。這些電子郵件立刻成為媒體焦點,重創了民主黨和希拉蕊的形象。另一方面,俄國網路研究局在臉書、推特、Instagram等社群媒體上開設了幾千個帳號,發佈了十幾萬貼文,吸引到幾十萬粉絲追蹤,加上購買了幾千則網路廣告,都影響選民的投票意向。

美國過去時常顛覆一些反美政權,互聯網流行後似乎更是得心應手,如製造2010年代初的阿拉伯之春。俄羅斯暗中干預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也是一種政治顛覆,可以算是天理昭彰、報應不爽吧!連美國的選舉都能被操縱,還有哪個國家的選舉不能被操縱?外國能夠以網路駭客和社群媒體上的大量帳號操縱選舉,本國的各黨派當然也能照做。選舉如此,民主是名存實亡了。

本文的一些選舉被操縱案例取材自David Shimer《民主的弱點:民意,如何成為世界強權操弄的政治武器》(Rigged: America, Russia, and One Hundred Years of Covert Electoral Interference, 2020)。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