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建黨百周年紀念日 | 謝芷生

筆者每週四至五都會為讀者寫一篇有關兩岸的拙文。剛好這個星期四是七月一日,碰上了中共建黨百周年紀念,這在大陸是個重要的節日,會舉行一連串的紀念活動。為什麼大陸人民會如此重視這個日子呢?這不僅是因為“逢百”這樣一個重要的數字,而是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對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有著緊密關係。

大陸有首幾乎人人都會唱的歌曲,叫著“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歌詞令人不禁進一步想到,若沒有新中國的成立,今日的中國人民會是什麽處境呢?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面臨了西方帝國主義的欺凌壓迫,可謂水深火熱,暗無天日。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與社會主義的引入,改變了中國與中國人民的命運,因此它是有著特殊意義的。如果新中國的成立與否,根本不關中國人民的痛癢,那麼它就與歷史上出現過無數次的改朝換代,沒有什麼兩樣了,如此則中共的建黨,也就沒有什麼值得慶祝的意義與價值了。

最近筆者一口氣把大陸拍的一部電視連續劇:“覺醒的年代”看完了。原並不想花太多時間去看連續劇,但這部片子看了個頭後,就被吸引住了,要想停止不看,已感欲罷不能。片子敘述的內容,筆者並不陌生。許多還是筆者常在拙文中提起過的,然而仍發現到一些過去並不完全瞭解的史實。筆者必須說,一部歷史片,還帶有政治性,能拍得如此生動感人太難得了。片中的每個角色都演得很好,哪怕是一個小小的配角都很稱職,確實可喜可賀。

這部電視劇介紹了“五四運動”發生,與中共建黨前後的時代背景。許多重要歷史人物,如陳獨秀、李大釗、胡適、蔡元培等,即使對來自臺灣的人,也耳熟能詳。尤其鑒於存在於台大與北大間的歷史傳承,使人對當年發生在北大的歷史事蹟,頗感親切。而曾擔任過臺灣中研院院長的胡適,去世後就葬於該院旁邊。在看完整部電視劇後,筆者才發現,自己過去對陳獨秀的認識還是不足的。希望讀者們也能抽時間看看這部電視劇,就當著學習歷史吧,是很值得的。

不論我們的觀點如何,對本片中的歷史人物,只要是參加了新思想的啟蒙者,對中國脫胎換骨的追求者,或為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奮鬥者,不論他們當年的主張有何不同,都是值得後人欽佩的。我們又何忍再對他們評頭論足呢?最可悲的,還是那些對國家民族前途既無感又不關心的人。

筆者對中共與大陸的好感,非自今日始,已有相當時日了,甚至在離開臺灣前就如此了。為什麽會這樣,筆者也說不清楚,或許是出於第六感吧,也為此付出了不少代價,包括對家人的牽連。

筆者有位台大的老同學、好朋友,我們幾乎是同時到德國留學的。他就是胡適的崇拜者、信仰者,對筆者支持大陸的立場很不理解。1973年春筆者與幾位保釣同學同去大陸參訪,令他受到很大刺激與震動。回德後我們曾有過一次長談,他無法說服我,我也無法證明,我的主張是正確的。當時尚處於文革期間,大陸種種確是乏善可陳。他不但是胡適,還是去世多年美國總統甘迺迪的崇拜者,他信仰的還是西方民主法治人權的那套理論。後來他回到台大教書,可惜英年早逝。我是多麼希望,他能看到今日大陸取得的成就,尤其是人民生活的改善,及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他應會同意,我的認識與主張還是正確的,即只有中共與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也有人說,筆者對中共與大陸的認識是偏頗的,把它們理想化了。其實以筆者的年齡,早已過了浪漫幻想的階段了,即使迫切希望國家能儘快富強起來,也不至於用幻想來美化它,以求自我陶醉。我們對中共與大陸的觀察認識,是從實際出發,以動態的方式,不但從縱的方向、也從橫的方向去比較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因此確認了它所做出的貢獻。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