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的GDP超過美國 | 郭譽申

近年多家國際財經機構曾預測,中國大陸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在2028-2030年間超過美國。這樣不算長遠的預測一般是比較準確的。美國雄踞世界最大經濟體,已經超過一百年,一旦被中國取代,其影響必定相當深遠。尤其台灣夾在中、美兩大之間難為小,怎能不未雨綢繆呢?

現代國家的實力不取決於人口、土地、軍事等,主要是看其GDP,代表國家的總生產力。國家的GDP大,其經濟實力能注入政治、軍事等各領域,而提升國家的綜合影響力。當中國的GDP超過美國,其綜合影響力雖然未必立刻超越美國,双方的綜合影響力勢必大幅接近,即美國不再有像現在的獨霸優勢。

有些人主張美、中之間有修昔底德陷阱,因此很可能爆發戰爭。這種可能性其實非常低,因為双方都擁有核子武器,並且都明白,戰爭很可能導向核戰,其結果就是共同毀滅。所以美、中會以戰爭之外的方式彼此競爭。

國際關係一向是「西瓜偎大邊」。中國早已是第三世界的領頭羊,當中國的GDP超過美國時,歐洲先進國家、日本、南韓等都將愈來愈樂意與中國交好,而不願跟隨美國對抗中國。中國已四十多年沒打仗,屆時是近五十年的和平,美國的「中國威脅論」將愈來愈沒有市場。

美國自2018年對中國發起貿易戰、科技戰,包括提高關稅、制裁特定企業等等。當中國的GDP超過美國時,美國將不敢再任意發動對中的貿易戰、科技戰。貿易戰、科技戰總是讓双方的經濟都受損,即所謂的「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美國過去敢於對中國發動貿易戰、科技戰是因為它的經濟規模大於中國,若双方有同樣的經濟損失,此損失在美國經濟中的占比較小,而在中國經濟中的占比較大。當中國的GDP超過美國,貿易戰、科技戰的經濟損失在中、美經濟中的占比將顛倒過來,在美國經濟中的占比反而較大。美國當然不願承受占比較大的經濟損失,因此不會任意發動對中的貿易戰、科技戰。換言之,美、中之間仍可能有貿易戰、科技戰,但不會像近年這樣嚴酷和全面。

過去幾年美國感受到中國的崛起可能趕超美國,因此以貿易戰、科技戰企圖全面壓制中國。當中國的GDP超過美國時,美國將不能再隨意以貿易戰、科技戰壓制中國,美國勢必逐漸放棄壓制中國,並接受中國為同等級的大國。而且由於貿易戰、科技戰趨向較和緩,兩國的關係會較現在大為改善。

選舉民主是至今世界政治的主流,當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事實勝於雄辯,「中國模式」勢必更確立其優越性,並相當程度動搖選舉民主的政治主流地位。譬如,批評中國不自由民主將更說不通了。因此中國模式與選舉民主大約可以双雄並立、分庭抗禮了。

財經機構預測,中國大陸的GDP將在2028-2030年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屆時更多先進國家會「西瓜偎大邊」,而美國勢必逐漸放棄壓制中國,接受中國為同等級大國,並與中國改善關係。在制度方面,中國模式與選舉民主可以分庭抗禮了。這時台灣將如何?很多台灣人,包括一些大企業,大概也會「西瓜偎大邊」吧!一些台獨死硬派應該會絕望的移民出逃吧!台灣政府將如何?請讀者自己思考吧。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