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不簡單 | Friedrich Wang

比起一生奮鬥,艱辛創業的曹操,以及到處奔波,幾度瀕臨絕望的劉備,孫權,可說是一個標準的富二代,他老爸在中原奮戰的時候他才在孩提中,他哥哥江東打天下時,他陪著母親、舅舅和幾個弟弟到外公家避難讀書。

所以,孫權似乎是一個坐享其成,沒有甚麼特點的人。其實不對,他不簡單,光是看他用人之道就很清楚。他父兄留下的人,他都能疑人不用,始終委以重任,例如好像老師般的魯肅,有如兄長一樣的周瑜,其他像是程普、韓當、蔣欽、丁奉、凌操、賀齊、周泰、全琮、陳武….等等老將他都能信任。這需要很大的勇氣與自信,而且還把這些人放到對的位置上,故屢屢化解危機,讓東吳的基業能夠屹立不搖,甚至有所擴展。

孫權,是歷史上守成之主的代表性人物。守成不易,除了方針要正確外,內部的團結更重要。孫權時期,江東完成了一次重要的結構轉變,就是從淮泗老臣向江東世族的過度。這裡面充滿了潛在危險。政權過度,若是引發兩個集團的猜忌,或者無法展現領導力讓兩造能夠各安其位,那結果往往就是內鬨,甚至走向內戰。但是孫權處理得很好,他讓江東世族能夠有所表現,但也不會讓北方下來的人物感覺受到冷落,還提拔了一些新人。就權力均衡的藝術來講,非常成功。

比如孫權之對張昭。事實上,當年曹操大軍南下,張昭、張紘兩人是力主投降的。當然在口頭上說不忍見到江東生靈塗炭,其實真正的意圖恐怕是自私而已。反正孫家是外來的,曹操也是,而且後者現在還是東漢的宰相,為什麼不選擇跟隨他呢?結果,周瑜、魯肅這兩個老臣力主抗戰,並且與劉備聯合。這是淮泗功臣與江東世族的第一次對抗。

孫權猶豫,但是魯肅警告他這些人可以投降,因為他們的利益無損,你不能投降,因為可能從此一無所有,甚至沒命。想想劉表的小兒劉琮,這是很有可能的。所以,孫權最後咬牙決心抗戰。但是他在主戰方針確定後,親自去拜訪稱病不出的張昭,仍舊委以重任,擔任長史的工作,就是他的秘書長。這做得真的很漂亮,而且姿態又很低,當時是用一個小孩求長輩的態度與口吻。孫權明白表示,江東的稅收、糧食、戶口….都在張昭的胸中,所以我沒有你不行!

張昭晚年體弱多病想退休,孫權還上演了一齣到他家水攻、火攻,一副好像你不來上班,我就活不下去的戲碼。很噁心,但是卻很有效,作給江東人看。後來張家的張溫、張休、張悌…..等多人都陸續擔任要職,甚至這個家族在江東還繼續興旺了幾百年。而後韓當、程普、蔣欽…..等等老將們老邁或去世了,他補上的是朱桓、朱然、朱據、陸遜…..等等,這些人都是道地的江東世族,年輕有為,而且有地方基礎。張昭死後,長期擔任宰相的是顧雍,同樣是江東四大家族之一。這些人的利益與孫家政權逐漸綁得更緊,東吳政權也就更穩固,變成了一個真正本土化的帝國。

但是孫權只用江東世族嗎?非也。北方南下的俊傑,他照樣重用。如諸葛謹就是一個例子。後來,諸葛謹的兒子諸葛恪也官至宰相,甚至還身為孫權託孤大臣之一。而來自四川,盜賊出身,甚至曾經在仇人黃祖帳下效命,射殺了大將凌操的甘寧,也同樣受倚重。這些人沒有背景,純粹是外人,他都能用。

東吳還有一根支柱,就是孫權所培養後起青年將領的代表人物呂蒙。這個吳下阿蒙出身寒微,沒讀過書,但是聰明勇敢,逐漸在戰場上展露頭角。孫權告訴推脫自己沒時間讀書的呂蒙:你會比我還忙嗎?讓這時僅27歲的呂蒙決心發憤讀書,不到兩年連魯肅都稱讚他完全蛻變,可以當方面統帥!

後來呂蒙接替去世的魯肅經營盧江,安定地方,展現出自己的政治能力。呂蒙奇襲荊州,大破關羽,可說威震天下。沒想到的是,拿下荊州不到兩個月,這時剛滿32的呂蒙竟然病危。孫權立即廣邀名醫,重金懸賞配方,希望能救活他,但是還是回天乏術,讓孫權不禁連續幾天痛哭失聲!呂蒙臨死前推薦了朱然、陸遜來代替他。只能說這個人真的太聰明,也能夠體察大勢,推薦兩個江東新崛起的將領,而且都是大族出身,並且才幹過人。

只是,孫權若是知道呂蒙會這麼早就死了,大概不會輕率地襲殺關羽,引來劉備大軍的復仇,差點誤了大事。當然,這已經是後話了。不過還好,另一個27歲的陸遜抵住了局面,創造又一個奇蹟,東吳這個政權因此可以繼續存在達70多年。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