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經濟學家在《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的一項調查中預測,隨著美國擺脫新冠疫情的影響,美國經濟今年將增長4.3%。這樣的經濟增長從何而來?
【令人置疑的論點】
國內生產總值大略上的計算方法:
消費方向計算,GDP = 民間消費+資本投資+政府支出+進出口淨值(出口-進口)
生產方向計算,GDP = 第一產業(農業)+第二產業(工業)+第三產業(服務業)。
美國國內生產總值:
2019年 國內生產總值$21.433萬億(+3%)
2020年 國內生產總值$20.576萬億(- 4%)
因應疫情的紓困方案達2萬億美元,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10。
美國2020及2021年目前看來三種產業的狀況大致相同,何來4.3%的增長率?
主要是來自前後高達2萬億美元的紓困方案,投入社會。
消費方向計算來看,GDP = 民間消費+資本投資+政府支出+進出口淨值(出口-進口)。
除了進出口淨值大致不變,其他三項都被紓困方案大量灌水:
民間消費(2021年雖然有所縮減,但是大多數老百姓拿到$2000現金),
資本投資(大小公司都拿到紓困金,其中大部份是被FED美聯儲無條件收買的公司債),
政府支出(國家紓困方案的支出)。
美元是世界貨幣,總發行量龐大驚人,即使增加發行如此巨額的2萬億貨幣,造成的通貨膨脹並不嚴重。而且美元總量的2/3為世界各國持有,美國本土只有1/3。美國加發的2萬億美元,引起的貶值稀釋,2/3的損失為世界各國承擔,自己只承擔1/3的損失,所以2萬億美元繼續可以向世界各國進口物資,形同掠奪。
如果是一般的國家,貨幣總量不大,加印鈔票造成明顯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稀釋的損失全部自己承擔,佔不到一點便宜。通貨膨脹的結果即使本國貨幣的GDP增加,但是對美元的匯率下貶,經過匯率調整,GDP也佔不到一點便宜。
世界的GDP數量都以美元計算,世界各國GDP都會面臨匯率調整,唯獨美國的GDP無需作匯率調整,所以加發的2萬億美元即使造成通貨膨脹,GDP數量依然水漲船高。這樣看來加發的2萬億美元是有可能在目前2020年GDP$20.576萬億的基礎上,提升4.3%。
再從生產方向的計算來看,GDP =第一產業(農業)+第二產業(工業)+第三產業(服務業)。
高達2萬億美元的紓困方案投入社會,有因為中美貿易戰給農民的補貼。有大小公司都拿到的紓困金,以及被FED美聯儲無條件收買的公司債,算是給工商業的補貼。其餘像疫情防制、疫苗施打,只能算到對第三產業的補貼。同樣道理,看來加發的2萬億美元是有可能在2020年GDP$20.576萬億的基礎上,提升4.3%。

【這算什麽國民所得】
就這樣沒有預算、沒要稅收、不拿本錢、不製造貨品、不辛苦建設,作為基礎,只是憑空增加發行了如此巨額的2萬億貨幣的紓困方案,就成就了提升4.3% GDP的效果。世界還需要經濟學家來籌謀經濟發展,還需要漁農工礦以及士農工商從業人員胼手胝足來提升GDP嗎?
中國在2008年金融風暴,全球經濟困頓時,拿出4000億人民幣投入基礎建設,建出了主要的高速公路、高速鐵路、海港機場,這才是貨真價實的第二產業的物質建設,中國的GDP才是紮實無欺、心安理得的國民所得。
我們懷疑看似強大富裕的美國,如此自欺欺人的混下去,美國解決經濟困頓衰落的紓困方案是加發美元而來,美國耀武揚威的航空母艦、F22、F35,是加發美元而來,美國的世界霸主的地位是依靠美元、美軍、恐嚇制裁、坑蒙拐騙而來,這樣的國家還能蒙混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