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榴槤!
「拒人千里,臭名遠揚,身披甲冑,心軟綿長;嚐來甜美,思之難忘,問是何物,果中之王!」
榴槤號稱果中之王,氣味濃厚,風味獨特;愛者喜甚,恨者厭極。
劉杯杯的榴槤初體驗其實在台灣;記得台灣很早就進口榴槤,市場上都買得到;不過因為味道太重,嚐起來也是綿甜軟糯,劉杯杯覺得有點太膩,從沒真正喜歡過,說不上討厭就是了。
先父跟犬子祖孫倆倒是很喜歡,時不時的就帶一顆回來,通常是處理好的,塑膠袋包著;尤其是犬子幼時,往往會把處理好的榴槤果肉放到冷凍庫冰著,吃時稍微解凍,用湯匙一口口的舀著吃,說是像冰淇淋,也像雪糕。
後來劉杯杯開始進行國際教育工作,東南亞常去,也常到馬來西亞跑行程。
馬來西亞多產榴槤;不過,劉杯杯眼中只有紅毛丹,因為紅毛丹是禁止進口台灣的,而劉杯杯非常愛吃紅毛丹。
毛茸茸、紅通通的紅毛丹,其味頗似荔枝,果肉較荔枝稍硬些,也是鮮美多汁,食來齒頰留香;劉杯杯吃紅毛丹很有高手風範,雙手食指、拇指併攏,往果實中間部分施力一捏一分,即可剝開果皮,大概5秒就可一顆入口。
當然,行程偶有餘暇,當地留台學長姐盛情接待,免不了會帶著去吃榴槤。
初時,劉杯杯還是有點排斥的;身為紅毛丹忠實粉絲,也因為在台灣吃榴槤的經驗,感覺號稱果中之王的榴槤味道不過爾爾,很難移情別戀。
不過,在留台學長姐們一再的慫恿下嚐試了之後,才發現馬來西亞榴槤的味道果然不同,不是清一色的甜綿軟糯膩,反而是苦甘甜綿兼而有之,甚至有草藥味、巧克力味、白蘭地味、洋蔥味等等不同味道,不但難以用言語形容,連個人嚐出來的感覺也是人言人殊,非常豐富的味道。
只在台灣吃過榴槤的劉杯杯就跟只吃過水煎包的鄉巴佬一樣,不知道原來這世界上還有鼎泰豐小籠包跟狗不理湯包。
後來才知道,在馬來西亞註冊過的榴槤品種就有包括貓山王、蘇丹王、紅蝦、綠竹、小金鳳、紅肉、黑珍珠、XO等等多達200多種。
而劉杯杯在台灣吃到的榴槤其實是泰國進口的金枕頭榴槤,是未熟時即摘取催熟,跟馬來西亞榴槤待其自然落果後才食用的風味,自是大大不同。
事實上,每次跟馬來西亞留台學長姐談起泰國的金枕頭榴槤時,學長姐們往往是眼睛一翻,嘴巴一撇,「砌」的一聲,嗤之以鼻,不屑一顧的。
雖說馬來西亞榴槤滋味各異,風味絕佳,劉杯杯的榴槤額度還是只在1到2瓣榴槤左右,再多吃還是會膩;吃著吃著,還是會吃回情有獨鍾的紅毛丹,非常的忠心。
當然,有時也是因為顧慮吃了榴槤就不能喝酒,怕間隔太短有問題,所以就不會多吃。
再也是聽說馬來人婦女產後坐月子就是吃榴槤;劉杯杯不用作月子,還是少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