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微涼,細雨濛濛;先幾日還是暑氣薰蒸,烈日炎炎的秋老虎,也就是下了兩天的雨,竟然就秋意襲人了。
一場秋雨一場寒,誠不我欺!
開車出門,因為還早,行人寥落車馬稀,很有自古逢秋悲寂寥的感覺;車行順暢甚速,秋雨迎面撲來,如煙似霧,前路茫茫雨紛紛。
華人文化中,文人對於秋天特別有感;這原因不難理解,因為在大自然春夏秋冬的四季輪迴中,到了秋天,也就是生命衰老的開始。
秋風秋雨愁煞人!
由於秋天是樹木凋零的肅殺季節,古代順應天意,所以執行死刑都在秋天,稱之為秋決。
而也因為秋決;秋,不免染有悲涼肅殺的濃墨重彩。
劉杯杯慘綠少年時期,瓊瑤小說跟電影盛行;影響所及,文青劉杯杯也很喜歡沒事來兩段詩啊、詞啊什麼的。
當時就很喜歡李清照的《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 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着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唸著唸著,少年悸動的心一下子就惆悵起來了;惆悵啊,惆悵得不得了!
後來年紀大了些,讀到辛棄疾的《 醜奴兒》: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原來這種不會裝會,不懂裝懂,不愁裝愁的小心思,早被千年前的詩人說透了;之後就覺得有點丟臉,不敢再隨便的傷春悲秋。
其實秋天很舒服的。
記得負笈美國時期,秋天往往也是郊遊踏青的好時機。
高緯度地區的秋天是極美的,秋天的顏色是極為豐富的,有紅葉有黃葉,而紅葉的紅更有不同的層次,看來甚有五彩斑爛之感;一片片、一簇簇、一團團的紅葉黃葉層層疊疊渲染整片山林,極目遠眺,美麗秋景如幻似真。
當時校區在密西根湖畔,走出宿舍不多遠就可以看到美麗的楓紅樹林倒映湖影之中,在碧水藍天的映襯下,如詩如畫。
台灣屬於亞熱帶地區,不到高山看不到這樣的景色;不過,只要雨停,沒有暑熱的迫人,也沒有冬寒的惱人,就是天高氣爽,宜人的秋天。
明天中秋節,家人相約,有聚餐有烤肉,又吃又喝的秋天,顯然不太肅煞,更不需強說愁。
這兩天看到社交媒體上又有人在討論,台灣的中秋烤肉究竟起於何時?
其實秋天本來就是吃吃喝喝的季節。
《燕京歲時記》有載,秋天時要:
「提壺攜磕,出郭登高…賦詩飲酒,烤肉分糕,洵一時之快事也。」
看來秋天登高遊玩,飲酒烤肉,早就是很普遍的活動了。
劉杯杯是規規矩矩有為有守的好老頭,秋天烤肉既然有規定,那就一定照辦。
祝大家中秋節,闔家團圓,平安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