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高階官員來訪,突破台灣多年外交困境,執政當局自是喜不自勝,拜會簽約演講行禮如儀,上國天使到訪,舉國歡騰。
惟小有瑕疵的是,美國客人在晉見總統時可能沒喝到保力達蠻牛,一下恍神,把Tsai唸成Xi。
這一下熱鬧了。
先是執政當局說,客人就是唸Tsai,只是切齒音不太會發音,聽起來像Xi;其實Tsai、Xi是同音的啦。
接著是從臉書到政論節目到批踢踢,庶民百姓媒體名嘴學者專家,人人化身英語專家語言學者,開始說文解字。
其詮釋之周延,立論之新穎,發想之詭奇,直如百花齊放、百鳥爭鳴;真真令人瞠目結舌,自嘆不如也!
有說是,其實是presidency啦,不是President Xi。
也有人信誓旦旦說,自己聽得真切,就是President She啦,客人發音跟從小在美國長大的ABC一樣,「西」發不出來,所以發成「she」。
直到AIT公布講稿,客人自己也公開承認、致歉,確實是口誤唸錯了;這下萬馬齊瘖,幾天的喧騰自然也就結束了。
整件事其實是小事,就像吃燒餅會掉芝麻,牙齒難免會咬到舌頭一樣;口誤在所難免,人人都會。
也就在上個月,前總統馬英九在提到他人生最得意的「馬習會」時,都能把習近平誤說成胡錦濤。
2011年恐怖分子賓拉登(Osama)遭擊斃時,英美就不只一家媒體把張飛誤認成岳飛,報導說歐巴馬(Obama)遭擊斃。
這種事情很容易澄清的,更非有意;口誤,就認口誤,改過來就是了,有那麼嚴重嗎?
偏是要硬拗。
《史記 卷六 秦始皇本紀》:
「中丞相趙高意圖謀反作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秦二世曰:『馬也。』秦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向身邊左右大臣詢問,左右或默。或言馬以巴結順從趙高。群臣皆畏懼趙高,莫敢言其過。」
這是歷史上有名的「指鹿為馬」故事,後來引申為顛倒黑白、混淆是非的意思。
這次的硬拗就是這種情況;明明人家說錯了,偏要東拉西扯引經據典,硬是要把鹿推論成為馬。
不過,趙高是為了謀反,試探群臣對他的服從程度所以這麼幹,而群臣要不就是閉嘴,要不就是巴結著,配合著說;可也沒幫著引經據典建立論述。
其實美國客人也沒有要主人幫著硬拗的意思啊!人家是”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 的信奉者耶,都說實話的。
到後來不就是承認說口誤了嗎?
那這一批現代趙高到底想幹嘛?
察言觀色奉承上意,不是不可以,但人家要領情。
人家不領情就好像,熱臉貼上冷屁股,媚眼拋給瞎子看一樣,既會錯意也表錯情!
黨同伐異理所當然,也無可厚非;護航緩頰也不是不可以,但至少要有基本的是非對錯。
在《國王的新衣》故事中,織工騙子騙國王,全國人民跟著附和護航,只有一個天真的小孩是明眼人。
而當國王自己就是明眼人,都說自己身上沒有穿新衣時,在一邊大聲吆喝的人到底在瞎折騰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