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宣布,由於國際疫情嚴峻,加上航班大減,所以不會以開學做為境外生返台的臨界點;而如果境外生在開學前回不來,將會採「安心就學」方案讓境外生的學業不會中斷。
訊息明確!
看來,境外生在109學年度9月14日開學前是回不來了!
報載,目前等著進來的新、舊境外生人數總計有4萬多人,而迄今真正入境的僅700人左右。
易言之,大概就是1.6%的境外生已經回來。
政府承諾,在防疫優先的前提下,後續會逐步開放讓境外生返台或來台就學。
話雖如此,其實障礙還不少,國際教育從業人員也很難樂觀得起來。
首先就是境外生申請返、來台的程序頗耗時間。
先要由學校呈報教育部該校的境外生錄取名單,教育部核准名單後再轉發外館,才能讓境外生據以申請簽證;獲得簽證之後,還要向學校回報簽證、護照、航班、檢疫旅館等資料,而學校還要再報教育部核准之後,才能發給學生入境許可,再持以登機。
這過程大概2-3周跑不掉,要看簽證取得的時間而定。
像是香港可能搭個幾站地鐵就可以到辦事處,而馬來西亞就要舟車勞頓,甚至搭飛機,才到得了外館辦理簽證,耗時費力,成本高昂。
再是檢疫旅館14天所造成的財務負擔。
雖說有些學校已申請檢疫宿舍通過,但間數有限,絕對容納不了4萬人;況且開學在即,境外生也不見得住得到。
試想,多數學校109學年度大概在9月14日開學,9月7日前就要讓正常住宿生進住,前推3天的清潔消毒,再前推14天防疫隔離期;這樣大約在8月21日之後就無法接受境外生進住檢疫。
而現在已是7月底了,滿打滿算就剩20天左右可以讓境外生完成所有的程序,才來得及進住檢疫宿舍。
顯然,多數有意返、來台的境外生,都只能再花3-5萬去搶同樣數量有限的防疫旅館了。
而這不免會影響到境外生返、來台的意願。
應屆畢業生除非因為實習、補修學分、有意留台工作、或其他私人原因,否則返台意願不高;在108學年度時一年級的境外生,因為只在台灣待了半年,很可能一下轉念就換個國家或地區重來。
109年度新生更是如此;橫豎開學前進不了台灣,那就乾脆留在家鄉或轉到其他國家,再不然就延一年,明年再說。
真正會回來的,應該是108學年度時是二、三年級的學生;頭都洗下去了,只有耐心排隊等輪到回來的梯次。
台灣大概從2004年開始推動大學國際教育,16年有成,108學年度的境外生高達13萬餘人。
經過這次事件,這樣七折八扣下來,不知明年還能剩多少人?
想到大陸的一句順口溜:「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這帶有點諷刺意味,意指辛苦半天卻白費力氣,徒勞無功。
台灣各大學推動多年的國際教育經此一「疫」,不知還能留下多少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