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90後的30歲了;無論喜歡或不喜歡,30歲如期而至。
啊,30歲了!怎麼辦?
人生在世,30歲儼然是一道關卡;30歲之前,好像就還是孩子,可以笑可以鬧,可以耍賴,可以不認真,可以恣情放縱,可以任性而為。
在30歲以前,就算是做錯事了;好嘛好嘛,以後不會了啦!父母長輩長官老師無計可施的搖搖頭;好吧,一句「以後不要再犯」,也就算了。
暮去朝來,倏忽之間已屆30。
恍似就在一夜之間,周遭家人朋友長輩的態度都變了;原來愛憐地看著,隨你讓你任你胡鬧的眼光不見了,所有的人似乎一下子就都嚴格起來。
可以盡情揮灑五彩斑爛熱力四射宇宙無敵的青春,就在29歲的最後一夜化為灰燼。
都30歲的人了,要結婚囉!該生小孩了吧!當主管沒?甚麼時候買房子?爸媽老了,自己要會想….。
也是,30歲就好像區隔大人跟小孩的分界線;切開了幼稚與成熟、負擔與承擔、依賴與自立。
如果現代人30歲才算長大成人;那其實古時候有許多中外名人在30歲前就已功成名就。
亞歷山大大帝剛滿30歲就征服了大半個世界,建立了當時世界領土面積最大的帝國。
漢武帝時期的大將霍去病20幾歲就大破匈奴,豪壯的喊出「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名句。
岳飛30歲已經是抗金名將,激昂高唱「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文人裡面,寫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王勃;「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的納蘭性德;「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李賀;連寫出「冬天已經到來,春天還會遠嗎?」(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的英國浪漫派詩人雪萊(Percy Bysshe Shelley),都是在不到30歲時就已寫出千古傳誦的名句。
遺憾的是,這些名人除了岳飛之外,都在不到30歲時就已英年早逝。
對他們而言,30歲不是分界線,而是終點線;一輩子的豐功偉業縱橫才氣像煙火,絢爛卻短暫,烈火烹油般的,就在30年內一下花完。
可以慶幸的是,多數現代人的30歲就是分界線,也是人生下個階段的起點。
所謂「三十而立」;三十歲的人,應該已經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與發展方向,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獨立承擔責任,讓自己本身、自己事業、跟自己家庭都可以站得起來。
道理上也應如此,在脫離二十幾歲的青澀稚嫩迷惘,甚或意氣風發不可一世之後,本就應該變得更沈穩,更有方向。
想到一個笑話。
有位仁兄請算命大師算一下終身事業運勢:
算命師說:「嗯,依照你的掌紋看起來,你在30歲之前都會過得非常辛苦啊。」
仁兄滿懷希望的問:「那…30歲以後呢?」
算命師說:「30歲以後,你就習慣了」。
已經經歷了些人生角色轉換、職場磨練的30歲的你,可不要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