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沒開車,下了中興號後,沿中山北路往學校走去,過了狗洞,順著台北校園階梯慢慢往上走;說是暖冬,清晨卻是有些涼,走路爬樓梯正好,有些喘卻不出汗,身體熱熱的,很舒服的感覺。
快到A樓的平坦地面,一眼望去看不到什麼人,有別於上課時的人來人往跟吵嚷喧囂;不到7點的校園很安靜。
說闃若無人倒也不是,大榕樹那頭的司機大哥拿著水管在洗車,遠遠的跟他揮了揮手;熟面孔的阿嫂彎著腰,在不遠處提著個袋子收拾著什麼;點點頭輕聲道早,太大聲怕攪了一早的寧靜。
好一個微涼的清晨,寧靜的校園,還有一個神清氣爽的劉杯杯!
突然間,爆響起達達達柴油馬達的聲音!
馬達聲轟隆隆轟隆隆的響,伴隨著刺鼻的柴油氣味,滿天的煙塵細沙碎葉鋪天蓋地的席捲而來;劉杯杯一不留神沒躲掉,噴的一頭一臉的灰沙跟細屑。
有位大哥揹著吹葉機(leaf blower),一區一區很有層次的把昨天的落葉吹成一堆一堆的,應該是稍待整好後,再一起清理吧。
擋到人家做事了。
劉杯杯拍了拍身上的碎屑,有些抱歉的跟大哥點頭示意,隨即上樓開鎖推開鐵捲門進了辦公室。
對吹葉機,劉杯杯並不陌生。
猶記得當初負笈美國西北大學時期,密西根湖畔的校園,春夏之際,綠樹成蔭蔚然深秀郁郁蔥蔥,滿滿的綠;惟每到秋冬之交,由碧綠轉艷紅的落葉,又會大把大把的跌落枝頭,舖滿校園草地小徑。
當其時,都會有校工園丁揹著喧天嘎響的柴油吹葉機,有時則是裝有輪子還有動力推進的大型吹葉機,把落葉吹成一堆一堆的。
每次遠遠看到,都會先閃開,繞道而走;太靠近往往會被噴得滿頭滿臉的,會有點狼狽。
不過,劉杯杯也一直搞不太清楚,為什麼掃落葉要用吹的?
好像也有像吸塵器一樣的吸葉機;用吸的,小一點的用袋子收落葉,大一點的,後面用卡車車廂裝。
吹葉機誠然省力;不過,引擎聲震耳欲聾,噪音量驚人,路經行人往往要紛紛躲避;而吹葉機吹經之處,樹葉細枝沙塵土石漫天飛揚四處飄散瀰漫;強勁的吹力往往還會把落葉吹到水溝裡,造成水溝阻塞。
究其實際,使用吹葉機整理落葉除了噪音擾人之外,也會造成局部空氣汙染。
那,究竟是維護環境整潔,還是製造污染,還是兩說。
事實上,以美國而言,就有超過170個城市有不同程度的禁令,限制吹葉機的使用;有的是清晨晚上不准,有的是民宅週圍若干距離內不准;有的規定要用電動的,不能用馬達的。
特斯拉電動車老闆Elon Musk 就有一次發推特文,說要發明靜音無汙染的電動吹葉機;不知道是認真的還是隨便說說?
那電動靜音無汙染吹葉機也不需要用鋼球敲不破玻璃的設計,也不知為什麼到現在還沒上市?
吹葉機在台灣的問題不大,因為台灣多為集合式住宅,有院子的人家不多;有院子又大到用得上吹葉機的人家更不用談了;台灣吹葉機的使用主要還是在公園、校園、或其他有大量樹木的公共區域吧?
即便如此,吹葉機的使用還是造成一般民眾的諸多困擾;像是臺中市就明令限制吹葉機的使用時間,晚上清晨,甚至假日的午後都不行,就是想還民眾一個清淨。
不過,學校因為平常白天要上課,應該不可以如此限制;因為越是清晨晚上假日越是沒學生;清掃落葉只能在學生不在的時候做。
你不改,我改;劉杯杯決定以後晚一點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