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煩惱絲 | 劉廣華

劉杯杯之前班上有個非洲裔女生,每周上課都會有不同的髮型;不過應該是因為非裔人士髮質的關係吧,她的髮型主打辮子系列;除了一般非裔女性常見的髮辮single braids之外,還有加上珠子銀飾金屬片等等飾品的beading braids,也曾經看過俗稱髒辮的dreadlocks,以及男女生都喜歡的玉米辮cornrow braids等等;顏色上更是五彩繽紛,黑色是基色,有時會染成鮮綠色、橙紅色、亮紫色。

最驚悚的是鮮紅色,每次一抬頭,滿眼的紅艷逼人而來,老覺得她是在被潑了一桶紅漆之後才來上課的。

想來她吃飯睡覺之外,一半的時間都在整這一頭的三千煩惱絲了吧。

其實華人自古以來也是非常重視頂上三千煩惱絲的;《孝經》開宗明義就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頭髮不能隨便亂剪,剪就是不孝。

髮型也有嚴格規定;男女有異,年齡有別,已婚未婚也都不同;習俗上,男女相愛會剪髮互贈表示此情不渝,寡婦決心不嫁也用剪髮以明志,斷髮毀容之謂也。

古時還有「髡刑」,就是剃光頭的意思;一直到隋唐都還算是刑罰。

另有故事說,曹操帶兵坐騎狂奔踏壞麥田,要處罰自己遂割下自已的頭髮以代替殺頭;以前不懂,看了故事覺得這曹操果然非常老奸,這樣也算?後來才知道,以他那身分剃髮自罰已經是很有誠意了。

劉杯杯小時候有所謂的髮禁;中學男生蓄平頭,女生不得燙髮,髮長耳上一公分,後頸髮根要刮青,就是俗稱西瓜皮的髮型;當時中學生跟教官或是訓導主任之間為了多爭取一公分而誇能鬥智諜對諜的故事,現在想起來十分可歌可泣。

不只中學生,因為當時年輕人間流行披頭式的長髮,一般社會人士只要頭髮太長也會被警察當街攔人剪髮,甚至有被拘留的。

劉杯杯小時候也曾經想要留留當時流行的披頭髮型,長度不能垂肩至少也要過耳;騎車時長髮隨風飄拂,若是髮絲遮眼擋目時可以以手撥髮,或是直接往一側輕輕甩髮;有時為了表示苦悶跟懊惱,還可以輕嘆一聲後腦一仰十指作梳往後梳攏;也可以用皺眉頭取代輕嘆,看要用什麼版本。

想想都覺得帥!

後來一直沒留成。

倒不完全是因為當時社會風氣的關係,主要是因為劉杯杯天生捲髮,頭髮一長長就會捲翹毛躁打結,完全控制不住的波浪起伏;即便燙直作造型,沒幾天頭髮長長之後,又回到原來的捲翹毛躁打結,任何髮型都沒意義。

這簡直就跟希臘神話中Sisyphus每天推巨石上山頂到達後又滾回山下明天重來一般的永無盡頭而又徒勞無功。

不過煩腦的時間也不長,進了軍校大家都一樣留三分頭;有趣的是,直髮的人因為頭髮太短,根根豎直個個怒髮衝冠;而劉杯杯頂上三千煩惱絲因為短,所以無從捲翹打結,反而光滑服貼看起來清爽乾淨,化身小鮮肉。

結果是,年近耳順,竟是一輩子沒留過長頭髮!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